联系人:钟先生
电话:0752-2254669
传真:0752-2254669
邮箱:gdtszx@163.com
网址:www.gdtszx.com
机遇 热潮 困惑 期待—对新阶段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新阶段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来说,可以概括为八个字:机遇、热潮、困惑、期待。
机遇
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特征,为住宅产业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战略发展要求为住宅产业化突破发展提供了契机。“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向现代工业化迈进的攻坚时期。实现住宅产业现代化,就是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符合建设领域落实科学发展的具体要求。在此大背景下,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事关大局、恰逢其时、大有作为。
二是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为住宅产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保障性住房主要以政府投资建设为主,具有套型面积小、建筑设计相对简单等特点,非常易于标准化和工业化生产。2011年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1000万套,“十二五”期间建设总量将达3600万套,如此大规模的建设,无疑为住宅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三是人口红利的淡出为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提供了内驱动力。一直以来,以农民工现场手工操作为主的低人工成本、粗放型的住宅建造方式制约着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然而,近期以来,建筑业开始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与技工严重短缺的现实,无限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变成了有限的劳动力市场,原来依靠农民工廉价劳动力的生产方式已难以为继。改变这一状况的根本出路在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产业升级。由此,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已成为大小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成为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
总之,无论是宏观的政策环境、市场条件还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均已构成了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有利因素,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均在,这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来说,可谓千载难逢。如何抓住机遇,实现大发展,是全体住宅产业化践行者的共同责任。
热潮
在这样的历史性机遇期,通过有关各方的积极努力和持续推进,住宅产业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近两年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新热潮。主要表现在:
一是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北京、上海、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沈阳等省市都纷纷出台了促进住宅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特别是北京出台的《关于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对实施住宅产业化的项目予以面积奖励,并明确提出2012年在保障性住房中全部采用产业化方式建设;上海市联合5个委局印发了《关于本市鼓励装配整体式住宅项目建设的暂行办法》,大力推行住宅建筑工业化;沈阳市在去年年初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为国家现代建筑产业化示范城市的基础上,把推进现代建筑产业化发展作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举全市之力全面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江苏省强力推进住宅全装修,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成品住房开发建设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城区新建住房中成品住房的比例要达到60%以上,从单项技术应用向综合技术集成发展,推动城乡建设发展模式全面转型升级。
二是各类企业纷纷响应。在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所、开发企业、部件生产企业、施工企业、构件厂等,已充分认识到发展住宅产业化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并自发地、积极主动地开展对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以万科集团、金隅集团、长沙远大住工、上海城建集团、天津住宅集团为代表的集团型企业积极投入大量资金,加大对住宅建筑体系、标准体系的研发力度,对产业化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并建设了一大批住宅产业化示范项目,构成了住宅产业化最前沿的力量。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建设集团、中冶建设集团、北京住总集团等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也已开始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开展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的研发,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海尔集团、北新集团、惠达集团等一大批住宅部品生产企业也纷纷加入到住宅产业化队伍中来。
行业全面发展的推动力及专业化、社会化大生产的模式正在逐渐形成。
三是社会活动积极开展。近年来,住宅产业化的舆论宣传此起彼伏,各种论坛、研讨会、交流会等相关活动火热开展,北京、烟台、合肥、宁波、沈阳等地的住宅产业博览会的规模和影响力逐年扩大。
特别是去年21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正式结成“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技术创新联盟”,搭建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纽带、住宅产业化为目标的技术创新平台,形成了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创新发展模式,将对推进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困惑
然而,在住宅产业化的机遇与热潮背后,我们也看到了各地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惑和迷茫。他们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实践中,却深感国家层面的技术经济政策支持、技术标准制定、技术路线导引等仍然不足,他们对此感到茫然。
现阶段国家对于住宅产业化宏观指导意见在哪里,“产业化住宅”如何界定和评价,产业化住宅的技术标准如何,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建造产业化住宅……在诸如此类的许多问题还难以得到确切解答的情况下,更多的企业表现为盲目跟进、随波逐流,在所开发项目上用了些新技术、新产品就大肆宣传为产业化住宅,对住宅产业化的内涵缺乏足够的理解,反而影响甚至误导了行业和民众对住宅产业化的正确认知。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
一是政府导向不明确。一直以来,由于体制原因,建设领域的主管部门只管行业自律,不重视产业发展,住宅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始终未列入工作议程。其主要因素是对住宅产业化的认识和理解有限,重视程度不够,没能从根本上理解住宅产业化对于建设领域的发展、工程质量的提高以及对节能减排事业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是技术体系不完善。目前,对新型住宅建筑结构体系、部品体系的研究开发投入严重缺失,尚未建立起一个适合我国住宅建筑工业化的技术体系。因此,难以吸引更多的建筑设计、施工企业向工业化方向迈进,更难以形成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相互配合以及合作有序的产业格局。
三是产业化发展内涵研究不够。住宅产业化是住宅产业链上的产业化,完善住宅产业链,使整个产业链上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并发挥最大效益,是住宅产业化的核心任务。但一直以来,我们始终未能抓住这个核心问题来深入理解住宅产业化的实质,也未能从全产业链上来推进住宅产业化,对住宅产业化的内涵和核心任务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思考。
期待
在机遇、热潮的背景下,面对着困惑和迷茫,整个行业都期待走出瓶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住宅产业化突破发展。而要实现这种突破,就必须加强政府导向、政策支持、技术支撑、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力度,这是整个行业共同的期待。
一是期待各级政府能够尽快将住宅产业化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目前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是,企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已经自下而上形成倒逼之势。而纵观历史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之初都是由市场驱动的,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但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由政府主导,才能使产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才能保证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因此,现阶段住宅产业化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正确引导,需要各级政府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这是住宅产业化践行者共同的期待。
二是期待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有效的经济、政策支持是推进住宅产业化的重要保障。从国家推进层面上来说,如果缺乏有效的经济政策及法规体系作保障,现代化的住宅建筑体系的推广应用将难以有效开展;缺乏必要的优惠政策和调控手段,以市场为导向的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自我完善的市场化激励机制将难以形成。
鉴于我国住宅产业的现代化处于初级阶段,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储备不足,有些关键性技术尚未突破,应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供税收、信贷优惠政策等,引导住宅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是期待技术标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当前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严重不足,技术法规不全面,建造技术缺乏技术保障,材料、部品、构配件之间缺乏有效的技术接口和模数协调标准,尚未形成完整的住宅技术标准体系。更多的企业期待着标准化管理部门能够尽快组织科研、设计、生产部门,在住宅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对行业内现有标准进行整合、统一,最终建立起一系列完整的住宅工业化生产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验收标准,实现住宅建筑工业化从建筑设计、构件生产到施工建造一整套产业过程内有标准可依。
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是住宅产业化的基础,只有技术标准体系得到完善,才能进一步建立住宅产业技术保障体系,从而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完善产业链,才能更好地促进住宅产业化的快速、健康发展。
机遇、热潮、困惑、期待体现了新阶段住宅产业化的新特征。面对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崭新阶段,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抓住住宅产业化发展机遇,抛开困惑和迷茫,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努力工作,共同迎接住宅产业化的春光明媚、鲜花盛开。